是雾还是霾
9月7日,天空中带着些许阴沉,家住北京大望路的李先生边走边抱怨说:”我有鼻炎,今天一出门就觉得鼻子不舒服。这个雾气绝对不干净,你看看头顶上,像个灰色锅盖。”其实,让李先生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的不是雾,而是霾。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定义,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
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我国部分地区也将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霾称为灰霾,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称霾为烟霞。
“如果出门觉得湿漉漉的,望过去颜色发白就是雾。但是如果没有湿润的感觉,颜色带点灰黄的就是霾。”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形象地说,从内核来看,雾是由水滴构成的,接着地面则为雾,悬浮起来就叫云。而形成霾的主要是干气溶胶粒子,它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
从今年6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正式实施,使对“灰霾”的判别、监测和预报有了正式统一的标准。
中国气象局的王强教授解释说:“目前国家行业标准对霾的判识条件有三个:能见度、空气湿度和大气成分,分别都有一定限值。比如,能见度为小于10.0km,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湿度小于80%,可判识为霾。但霾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一个界限能分清的,如果湿度大于80%,还需要综合分析,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灰霾为何如影随形
“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人为排放的大量气溶胶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王强说,造成霾的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排放、建筑灰尘、扬尘、生活排放等。他强调,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小粒子,已成为灰霾的主要成分。
“细粒子污染物被我们称为二次污染物。”王强说,它不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而是主要来自工业和汽车尾气排放的4种污染物:颗粒物、碳氢、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它们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气溶胶细粒子。这种细粒子的直径小于2.5微米,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伤害更大。
不仅是闹市区,一些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也会形成高浓度的霾。“比如说,京石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当大气处于稳定的逆温状态时,京石以及京津唐、京沈高速公路入口经常会被灰霾笼罩,交通枢纽成了重污染区。”王强告诉我们。
现在灰霾在城市中愈演愈烈,还与静风现象越来越多有关。如今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房子越盖越密,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低层大气压中静风现象增多。这样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
此外,逆温现象也会加重灰霾。王强说,在正常气象条件下,
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去。但像北京这样三面环山的城市,容易产生逆温现象,即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滞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致使灰霾像锅盖一样笼罩在城市上空,不易散去。“过去的污染物主要是沙尘,可能就沉淀下去了。但现在都是细粒子,会长时间悬浮在半空中,而且会越积累越浓。”
灰霾危害不可小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珠三角城市笼罩在灰霾下。去年珠三角平均3天中至少有一天是灰霾天气。地处长三角的杭州2009年灰霾天数为160天,南京为211天,情况更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灰霾严重,南昌、宁波、合肥、长沙、桂林、厦门等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也加入到了“灰名单”中。
9月5日,是武汉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车辆排成长龙拥堵在校园内,阴沉闷热的天气笼罩着行色匆匆的学生和家长。在校门口迎了一整天新生的小周,此时此刻已经完全蔫了下来。“吃了一天的灰,郁闷死了。”她恹恹地说。“灰霾天气下,人们容易出现压抑、焦虑、悲观等情绪,需要及时调控。”王庚辰对此表示理解。
“灰霾加大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这些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刺激性极大。”王庚辰说,“现在的细粒子已经不是老百姓以前认为的灰尘粒子,而是对人体有毒、可以进入到人体内部的复杂污染物。”
这些细粒子污染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
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近10年来,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众癌之首,北京居民肺癌发病率超过万分之五,已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杀手”,这不能说与灰霾污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