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在那边……
”见到彭建霞时,身穿白大褂的她正在卫生间拖地。
“我有啥好采访的,就是一个看厕所的”
——听记者来采访,她说
“是彭建霞吧?我们是报社的记者。”一听来的是记者,“那,那,屋里坐……屋里坐吧。”彭建霞有点紧张,“我有啥好采访的,就是一个看厕所的。”
彭建霞生于1972年,初中文化,原籍黑龙江省克山县西城镇。1998年随夫来长打工,落户于长春。2006年11月,她被长春市绿园区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处招聘为台北大街青丘路44号水洗公厕的临时佣工保洁员。
这个公厕50平方米左右,乍一看,几乎不像一间公厕。男女洗手间地面的方砖被拖得锃亮,四周的玻璃窗上没有一点污渍,洗手盆和墙上镜子没有一滴水渍,室内散发着淡淡的水果芳香。
公厕保洁员全年没有休息日。按规定,青丘路44号水洗公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6时至21时。但这附近住着100多户平房居民,自从彭建霞接手后,没因时间问题拒绝过任何人。彭建霞的管理室7平方米左右,里面只容下一张双人床和一个电视柜。为了方便附近市民清晨和夜晚如厕,从2007年6月开始,彭建霞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一家三口搬进了这间7平方米的空间,一住就是两年。
——3位市民如厕,彭建霞3次清扫。之后,她说
彭建霞的儿子10岁,上小学3年级,“家”里没有学习地方,孩子每天只能在学校写作业。公厕内不允许动火,彭建霞只买了一个电饭锅,平时彭建霞夫妇吃得最多的是买的馒头、粥和咸菜。
采访期间,3位市民如厕。每位市民离开后,彭建霞都要去蹲位检查一遍,拿起拖布,沿市民走过的路线认真清扫。发现记者注视她时,彭建霞笑着说:“不好意思,都习惯了,一来人我就是这么做……打断你们(采访)了。”
两年来,其它公厕的保洁员因为各种原因换了又换,她却始终如一,“我这个人平时就爱干净,再说干啥就要悟啥,不能半途而废。这项工作总得有人干。”
2008年和2009年的春节,彭建霞一家三口都挤在这7平方米的小屋内看春晚、吃饺子。
“我没想到居民会给我写表扬信”
——听说表扬信寄给市长,她说
在附近走访时,一提起彭建霞,周围的居民都认识她。“她这个人能干、人也好。我们这里平房多,以前那里门总锁着,厕所里味还大。她来了以后,一切全变了。不是我们夸她,她真就是那样的人。”居民张女士说。
2008年12月6日,一封群众写的表扬信寄给了长春市市长崔杰,信中是彭建霞的事迹,是百姓对她工作的认可。
崔杰市长看后立即批示,让绿园区政府对彭建霞的工作事迹进行调查、确认。
2009年2月4日,长春市绿园区政府给崔杰市长发来一份情况说明:“信中反映的人系绿园区环卫设施处的公厕保洁员彭建霞,经调查了解,信中提到的平凡事迹属实。”崔杰市长批示:确认一下,两会后,我们看一下。
“我没想到居民会给我写表扬信,而且寄到了市长那里。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我感谢居民对我的认可,同时感谢市长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关注,我会继续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尽我的努力为大家做好
服务。”知道这个情况后,彭建霞激动地说。